首页

搜索 繁体

明穿之我爹是朱标 第60(2 / 3)

皇后这样一提,朱至瞬间来了精神。啊,这是要把话摊开了说吗?好啊好啊!

不过,朱元璋面对马皇后这话,依然打着哈哈道:“我们的孙女,怎么安排?”

“孙女,我们的孙女。就是女儿你都没让她们掺和朝廷的事,至儿掺和多少回了?蓝玉的事,胡惟庸的事,凤阳的事。”马皇后能由着朱元璋糊弄?之前没有说出口也就算了,既然说了,断然没有就此打住的意思。

朱元璋一眼扫过屋里的人,立刻有人自觉地清人。

本来嘛,朱元璋是想含糊着,暂时不挑破来说,可是看马皇后这架式,今天不把事情说白,绝对不行。

好吧,正好太子夫妻都在,把话摊开说也好,都能有数。

屋里该退的人退完了,朱元璋坐到一旁的凳子上,示意太子和常氏都坐下。

“至儿,你怎么说?”朱元璋要说,也得先问问正主儿。

朱至腿伤着不能动,但这可关系她的未来,她不捉住机会表态争取,莫不是以为好事能直接砸她头上。

从来不等天,只靠自己争取的朱至郑重作一揖相请道:“我愿效仿平阳昭公主。”

是的,大唐平阳昭公主,一位帮父兄打下江山,立下汗马功劳的巾帼英雄,那就是朱至的目标。

条件

◎摆烂◎

听着这话, 常氏惊得捂住胸口,差点要站起来, 一旁的太子先一步握住她的手, 让她镇定下来。

“大明已经一统天下。”朱元璋提醒朱至这一事实。

朱至答道:“然边境未宁。北元的势力还在,哪怕朝廷几次北伐,北元依然蠢蠢欲动。更别说还是倭寇。”

事实摆在眼前, 大明想要太平, 边境无人镇守怎么行。

“你是女儿身,比起你的叔叔们来, 你想在军中立足,难如登天。”朱元璋并没有因为朱至明白局势而觉得可以如她所愿了, “而且你得嫁人。”

“只要爷爷给我机会,让我往军中去,至于我能不能在军中立足,凭的难道不是本事?如果我做不到,便一如姑姑们一般, 成为联姻的棋子。如果我可以, 我的婚事由我来定。”朱至争取的从来都是一个机会, 一个可以往军中去大显身手的机会。

朱元璋审视地盯着朱至许久,最后将目光落在太子和朱雄英身上, “你们怎么说?”

“既然至儿都说了凭本事立足, 让她一试又何妨,成了, 大明多一员猛将, 正是父皇求之不得的。不成, 她也正好就此死心, 往后乖乖留在家中, 当她的郡主。”太子的意见,这不都是受朱元璋影响?只不过朱元璋这会儿想看朱至的想法,不曾暴露自己早早打好的盘算,太子岂能不配合。

这回到朱雄英了,朱雄英道:“孙儿自问本事不及至儿,谋略不及至儿,将至儿困于内院中,实大明的损失。”

这番认清自己的话也是不容易,朱元璋和太子听着都极欣慰。

对朱元璋和太子来说,出色的朱至重要,朱雄英更为重要。比起他是不是聪明,或者能干,他的胸襟气度,乃至那一份容人之量,尤其重要。

当然,同样的问题他们不是第一次问起朱至,问那么多次,无非想要确定朱雄英的心情是否有所变化。

“你得记住今天自己说过的话。我和你爹早已做下决定,我们家的人,无论男的女的,只要你们有心,有本事,为国尽心我们都不拦着。今天你也觉得你妹妹的本事难得,因此想给你妹妹机会,以后,不要怪你妹妹本事太大,你追赶不上,从而心生忌恨,容不下她。”朱元璋更喜欢把话说白了,指着朱雄英,他既对朱雄英寄以厚望,同样也希望朱雄英永远不要忘记自己说过的话。

饶是只能坐着,朱雄英亦郑重同朱元璋道:“是。”

一个是字,代表的是他的态度。他会永远记得这一刻的他是何心情。

朱元璋满意了,同时朝朱至道:“机会我可以给你。就怕我不给,再大些也拦不住。与其让你自己乱跑,不如让你学好本事,将来真正为国效力。和信国公呆了几个月,收获颇丰吧?”

这回朱至忙不迭的点头,眼睛亮闪闪地道:“不愧是我大明数一数二的干将,信国公用兵如神。和魏国公相比,两人行事各不相同,皆有所长。相比之下,我更喜欢魏国公的打法。”

此话落下,朱元璋懂了问:“你的意思是想让我让魏国公教你兵法?”

“请皇爷爷成全。”开玩笑,要学兵法,就得跟最厉害的那个学啊。朱至热切无比的道:“信国公都说了,我最好能得魏国公指点一二。”

把信国公汤和都拉出来说道了,可见这事儿不虚。

“信国公确实说过。”朱雄英不用人问,已然帮着朱至证明。

朱元璋思量半响,旁边的马皇后道:“这有何不可?都是自家兄弟,不能打着至儿的名号,还有雄英呢!”

得,这意思不用说了,马皇后觉得让朱至跟魏国公徐达学兵法这事并无不可。

“我现在在想,南平云贵在即,傅友德、蓝玉、沐英要一道出兵,至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